UI风格中拟真、扁平、新拟物和玻璃拟态整理
UI Trends Brief Review
科技把世界的精彩全部呈现在一小块屏幕上,当事物赋予感官的丰富情愫几乎全部寄托到了视觉时,它便显得尤为重要。当我们在仰望地欣赏着不断更迭的流行设计风格时,除了表面的视觉感受,你是否曾认真思考分析过这些趋势呢?
拟真化设计
Skeuomorphic Design
拟真化设计模仿真实世界中相应的物品。很著名的例子是电脑上表示回收站的垃圾桶图标。拟真化这个词与生态心理学家詹姆斯·吉布森(James Gibson)所说的可供性 (Affordances)相关。可供性是Gibson于1966 年的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一书中创造的词汇,可供性一直以来都有着比较复杂的说法,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,因此在这里就不繁复的解释了。关于可供性最常见的实例:门把手和按钮,他们的物理外观设计在告诉用户应该如何使用,比如是旋转、推动还是什么其他方式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优势
拟真化在界面上的应用,是通过借用生活中已有的物品外观,给用户带来一种熟悉的体验,从而增强了界面的亲和度和理解度, 用户依据直觉便可以理解获取图标所表达信息,因此使得任何用户都可以快速上手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劣势
这种风格让设计过于关注设计师竞相追求逼真的外观而吸引用户,而使其忽略功能和使用体验。复杂的阴影渐变等装饰堆砌弱化了对用户有用的信息,或多或少地增加用户的负担,同时也导致应用程序内容加载更加缓慢。较高的开发成本、沉重的感觉也让人们不再为之倾心,它的存在也逐渐让人产生审美疲劳。在这种风格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的时候,扁平化设计(Flat Design)开始流行了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扁平化设计
Flat Design
扁平设计是一种极简设计,它删除掉3D的各种渐变和纹理而把一切变得平面化。扁平化设计起初是受到了国际印刷风格、现代主义等风格的影响。很早就开始被应用于系统或者软件上。直到2013年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iOS 7首次采用扁平化的设计时,这新的潮流便这样在界面设计上开始流行起来了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特点
扁平化设计摒弃了拟真化设计中一切堆砌的装饰,保留对用户来说最重要有效的信息。
优势
扁平化设计提供给用户一个更加干净优雅的体验。风格简约而不简单,视觉效果的功能大于它的形式。突出重点内容,弱化装饰性的渐变阴影等一切对用户产生干扰的元素,直观清晰地向用户展示重要内容,使用户快速获取信息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劣势
降低了图标之间的识别度,可能会增加用户理解的难度,降低可读性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,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群体、视觉设计的项目需求等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注意
在实际的设计中,通常需要适当结合拟真化和扁平化设计。比如在扁平化的各种Iphone图标中,指针式时钟icon仍然一直保留着。
没有了装饰,扁平化设计对排版和层级的划分便显得尤为重要,需要遵循极简设计的原则以及用户的视觉心理。不要堆砌很多“重要信息”在有限的空间中,因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,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。
新拟物风格
Neumorphic Design
特点
这是2020年UI设计风格之一,这种风格在扁平化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立体感。通过投影、高光与按键的结合,使得外观更加美观。颜色多为朴素的纯色,通过少量的色彩点缀出重点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优势
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新颖。它给人一种对界面的新鲜的感觉从而让他脱颖而出。
缺点
由于新拟物风格更多通过阴影等立体感区分按键和背景,对比度和层级效果区分不明显,辨识度较低,不利于有效引导用户。因此可能使得一些如视觉偏弱的用户群体,或者人们在某些环境中的使用带来非常不舒适的感觉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在代码方面,增加阴影在CSS中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,但是需要把每一个图标上添加会大量增加的没有实际功能的工作量。
通过这个网站可以上手尝试各种角度颜色形状和效果,并且获取相应的CSS代码:
https://neumorphism.io(亲测手机界面可适应的)
正如扁平化风格一样,2020年,新拟物风格也没有全面彻底地在应用程序上使用,它通常只是整个设计中的一个元素–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提升设计的美感。我们都喜欢漂亮的设计,但是同时记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被每位用户使用。
玻璃拟态
Glassmorphism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今年,玻璃拟态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受欢迎起来。
https://glassmorphism.com/
特点
增加了透明度。通过鲜艳的色彩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磨砂玻璃的质感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缺点
由于磨砂玻璃质感的特性,为了要呈现出玻璃拟态漂亮的效果,尽量不要应用于过于单调或过于复杂的背景。同样,和新拟物风格一样的是,玻璃效果适当用于装饰会提升设计对于用户的吸引力,尽量回避该风格在关键信息上的应用,保证设计的可读性。同时也不要用的太多,以防适得其反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总结
这篇文章想表明的观点是,界面设计以及icon中的不断变化的流行风格体现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探索的过程,透过不断变化的外表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更新迭代的原因。我们不断更新迭代的流行风格,不是对过去的流行风格的全盘否定,也没有是一无是处的。我们要从差异中学习到这些更适应发展趋势的优势。设计没有绝对,即使是当下的流行趋势,也不代表它完全普遍使用任何情况而不考虑具体需求的。一味的追求风格只会脱离实际,让设计流于肤浅的形式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(0条)